【講座紀實】台灣長照制度之回顧與展望 (李玉春教授)
李教授認為長照的核心價值,在於滿足個案與家庭需要,促進高齡者獨立自主、減輕失能,維持與提高生活品質與尊嚴,並能夠讓長照體制與財源永續經營,創造有效率及可負擔的共享制度。本次演講透過了解過往長照制度的發展歷程,分享長照保險制度研擬之歷程、發展與契機,及現有制度待精進之處。
台灣長照制度的發展脈絡,仿效歐洲之社會福利制度國家,採稅收制度,由國家承攬照顧責任。台灣長照基金目前的來源為菸捐、遺產稅、房地合一稅與預算等;但菸稅可能因吸菸率下降而減少,而我國租稅負擔率約為13% GDP,相較於歐美或其他社會福利國家為20%-40%,稅收偏低。長照2.0在2018年改革之後,已大幅提高覆蓋率與長照人力資源。但仍面對的問題包括:財源長期恐難永續、資源與量能仍不足、限制家庭移工與機構照顧服務給付、缺乏鼓勵復能優先、提升品質誘因。在行政管理層面,地方政府負責管理雖能因地制宜但可能造成不公、且較缺乏特約管理經驗、亦較難與健保整合。此外A個管單位若同時為長照服務單位易發生利益衝突。
— 完整文章,詳:https://forum.nhri.edu.tw/r46/
▣圖說:
講者李玉春教授與論壇長官合照。
由左至右為張仲明副總召集人(左)、李玉春教授(中)、許志成執行長(右)。